极空间NAS私有云产品Z2——开箱晒图!拆机爆照!性能评测!
前些天论坛开展了极空间NAS私有云产品招募体验师的活动,我有幸得到了参与资格。
这次抢鲜体验,拿到的是工程限量版机型,和正式上市的版本会存在一定差异,普通用户正式购买到的以最终机型为准,但这批工程很有纪念意义的工程版机型数量极其稀少,所以必须当个宝!
第一部分:开箱晒图!
先晒拿到手的外观,如此简单的快递包装,从北京到西安,外包装居然毫发无损,某东家的快递必须赞一个!
继续开箱
醒目的【极空间首批公测用户】的证明,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
继续,就看到了被EPE珍珠棉包裹着的主机
拿出主机,主机尺寸为149mm*123mm*215mm
正面左侧是开机键(含指示灯)和2个硬盘工作指示灯HD1,HD2。右侧是2个硬盘位。
侧面前端,和底面的前端都有散热孔。
同时背面还有散热风扇,2个USB3.0插孔,复位键,千兆的网线插孔,电源插孔,左侧下部还有个锁的标志,不知道干啥的。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极空间Z2的铭牌了。
现在来看,极空间Z2的散热设计还是非常合理的,空气从头部侧面和头部底部的散热孔进入,经过极空间Z2的内部再从尾部的散热风扇排出,在工作时可以有效的给硬盘及主板进行降温。
硬盘位的开启则是按压硬盘位上的凹点,就会弹出,然后拉出硬盘位即可。
大家仔细观察,此硬盘位不光可以安装3.5寸的硬盘,同时还预留了2.5寸硬盘的安装孔,不过2.5寸硬盘的安装螺丝需要自备。
看完了主机部分,继续看其他附带的配件。
电源必不可少
支持100-240V,50/60Hz的电压,这电压范围真的是哪里都能用了,不管是国标,英标还是欧标都可以使用,只是如果用英标和欧标需要自己购买转换头,毕竟插头的形状还是需要转换下。
居然还给带了一条2米的六类的扁平线,还是带屏蔽层的,出乎我的意料。
开箱的最后来个合照。
六类带屏蔽的网线,极空间首批公测用户证明,主机,
保修卡,随机附赠的3.5寸硬盘安装螺丝(带安装工具),电源适配器,说明书。
再来看看官方公布的硬件配置
第二部分:拆机爆照!
重点来了,虽然这很有纪念意义的工程版机型是个宝,但是还是手痒,恐怕我是这些首批公测用户里面第一个拆机的吧。
(工程限量版机型,和正式上市的版本会存在一定差异,普通用户正式购买到的以最终机型为准)
全套的作案工具和将要被大卸八块的NAS-Z2主机来个合照(如果拆了拼不起来这就是遗照了···)
极空间Z2正面侧面底面都是没有螺丝的,先从背面的螺丝下手,T10的内六花螺丝,左下角还有封签?直接淦!
拆下背板的4个T10内六花螺丝,看到了80mm*80mm*25mm的散热风扇,右上方主板上又出现了一个按钮和一个4针的接口,左下方背板上的锁子标志下什么都没有,可能后期上市的正式版极空间会有对应的玩意吧。
拆掉散热风扇上的2颗螺丝,和外壳上下的2个黑色螺丝,看到的是硬盘的SATA接口主板。
刚才上面的提到的4针接口,现在可以拍到了,应该是刷机调试用的串口吧,我对这个不是很懂,说错了大家可别喷····
抽出两个硬盘位后,我陷入了僵局,找了半天也不知道从哪拆,就在快要放弃的时候,螺丝刀乱翘了下,结果如图右侧这块外壳打开了(前提是要拆除上面的提到的,外壳上下的2颗黑螺丝),设计还是比较巧妙的。
拿掉一半外壳后基本看到了完整的金属框架,用料很足啊,在如图金属框架的和未拆掉的白色外壳的缝隙里,一共有4颗黑色螺丝。
拆掉这4颗螺丝后,就将金属框架和白色外壳分离了。
然后拆金属框架上的主板,这个没啥难度,就4颗螺丝,不过要小心不要弄断主板和前面板之间的排线。
拿掉主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损坏和主板连接的硬盘SATA接口板子。
先来晒下这个硬盘SATA接口板子(这个就没必要拆了,电子元件都能看到)
主板的正反面特写,主板上还有一个预留的5V的4针接口,其他电子元件咱也不懂,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大家自己看吧。
面板背面还有一块按键的主板这个没有拆,也没啥意义。
最后来个大卸八块后的合照
第三部分:性能评测!
评测前当然是先把刚才大卸八块的小白装回去,正好我有2块西数的1T硬盘
使用随机附带的工具盒螺丝安装到硬盘位上,螺丝孔上带有缓冲胶垫,注意螺丝不要拧到底,只需要和硬盘托架平齐即可。
插上网线和电源适配器,开机
这里有必要先说下各个指示灯的状态和对应的说明
电源状态灯
绿色常亮-开机状态
熄灭-关机状态
绿色慢速闪烁-密码重置
绿色快速闪烁-系统升级
红色慢速闪烁-未联网或网络故障
红色快速闪烁-其他严重故障
硬盘状态灯
熄灭-未检测到硬盘
绿色慢速闪烁-硬盘休眠
绿色快速闪烁-硬盘读写
红色常亮-未格式化
红色慢速闪烁-正在格式化
红色快速闪烁-硬盘故障
所以上图所显示的HD1,HD2常亮,就是提示我硬盘没有格式化。
准备在手机端激活,所以先去应用商城下载安装极空间APP,然后打开
点击新设备注册,会自动先扫描手机所在局域网内的极空间设备,我这里就扫描到了,立即注册就行
然后需要选择备份方式,注意看说明,如果是存储大小相同的2块硬盘可以选择方式1或者方式2,如果是存储大小不同的两块盘,就只能选择方式2.我这里是两块1T的硬盘,所以就选择了方式1。
注意,特别注意,下面的操作会格式化插入的硬盘,如果你的硬盘上还有数据,请提前备份出来,要不就后悔吧
格式化完成后,会自动创建RAID1模式,然后完成,正式进入极空间Z2。
进入后的主页
极相册:进入后可以根据提示备份手机上的照片,也可以指定需要备份的相册文件夹,居然还有清理重复图片的功能!
极影视:进入后可查看Z2上保存的影视,可以自己添加分类。
文件管理:里面功能较多,看图吧。
下载:可以添加磁力链接和种子连接,不过速度不是很好,有待改善,(据说后期好像会和迅雷合作,内置迅雷下载引擎)。
安全管理:里面可以查看各终端的登录极空间Z2情况。
设备监控:可以看到当前NAS的运行情况。
论坛:就不多说了,点击会打开极空间的官方论坛。
系统设置:可设置的东西很多,看图吧
用户中心:可以创建和管理家庭成员的账号。
手机安卓端APP简单的介绍完了,下面开始电脑端的一些性能测试。为什么选择电脑端进行测试,因为手机端测试毕竟会受到手机本身性能,无线网性能的影响,
发挥不出极空间NAS-Z2的真实水平,不过可以放心的是手机APP端和PC端的使用功能都是一样的。
首先使用浏览器打开极空间官网https://www.zspace.cn/
然后右上角选择【登陆极空间设备】
输入刚才手机端注册成功的账号和密码,按照提示登陆。
先来看看【系统设置】里面的【文件及共享服务】这里我都用的默认的没有更改。
现在咱们测试下Samba传输,也就是通过电脑的局域网访问极空间Z2。
使用局域网功能访问后,从我的电脑向Z2里面复制电影,如图可以看到,传输速度达到54M/S!(前提是你的电脑和极空间Z2都使用的是千兆网线和千兆网口)。
通过网页端的【文件管理】进入,然后上传电脑上的影视,速度直接干到了100M/S,这速度让人震惊了!
这也就说明了这NAS的极限速度,既然局域网内传输都能达到这速度,那么平时异地使用时限制传输速度的就只能是您各个设备所处的网络情况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网页端上传的时候千万不要关闭极空间的网页,当然不小心关了问题也不是很大,重新打开后任务列表虽然是空的,重新上传后却是会接着上次的继续上传。
当然要是从Z2上取回文件到局域网内的电脑上,速度也是很惊人的100M/S!。如果不是同一局域网内的上传或者下载,这就看各自的带宽了。
使用局域网功能从NAS中取回电影到电脑上
使用网页端功能从NAS中取回电影到电脑上,我这安装了IDM,所以自动调用IDM进行下载了,
速度也是近100M/S。
玩NAS当然少不了挂机下载,先来看看都支持哪种下载
先来试试普通的下载链接
都来不及截图就结束了,我这里是300M的下载带宽(30M的上传带宽),下载的又是企鹅扣扣,直接干到满速了。
再来试试磁力链接下载
速度还可以,当然了经常下载磁力链接和种子的朋友都知道,下载的速度不仅和硬件配置有关,还和所使用带宽,磁力链接资源的好坏,同时下载该资源的人数多少有关系。
打开【极影视】看看,进入后先要添加存放影视的文件夹,图中的【极影视】文件夹是我新建的,并且已经放入了3个电影
添加后瞬间就出现了正确的对应影视信息,这搜刮影视信息的速度相当可以。
而且更体现了对文件名智能识别的强大。
直接来试试点击播放
右上角居然还可以选择内置的【音轨】和【字幕】,【选集】功能应该是对应电视剧的。来试试拖动进度条看会不会卡。
我这是没感觉到卡,很流畅,对这个播放器必须给个赞!(如果有朋友卡,请先看看极空间Z2所使用的网络带宽的上传速度是多少,还要看看电脑所在的网络带宽的下载速度是多少,如果Z2所在网络带宽的上传跟不上,读取影视的速度跟不上当然会卡。)
应该有很多朋友对毒云的下载不满意吧,极空间Z2内置【网盘备份】功能,这个必须试试,点击打开,会提示需要毒云的授权码,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然后会在极空间里面登陆毒云,勾选要下载的文件夹
想必大家最关心的都是下载速度吧,那就来见证奇迹的时刻!
我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果然是毒云,果然一视同仁,只要不买超级会员,到哪都是这龟速度。
通过刚才的晒图和拆机,大家都知道这款NAS-Z2还带有两个USB3.0接口,然后有,当然就不能放过它,
插上一个朗科的USB3.0的U盘,此U盘用微PE做了U盘启动,看是不是能正常加载到
看来对分过区的U盘识别是没有任何问题,NAS和U盘的文件互传当然是可以的,这里就不做速度测试了,因为这个速度基本都取决于U盘的芯片和主控。
最后呢,再来看一个我认为大家比较会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关心的问题,毕竟我的这个Z2里面可是放的一个蓝盘和绿盘,不是黑盘或紫盘,如果长期全速运行硬盘肯定吃不消,迟早挂掉。
当然,有下图这个玩意,硬盘坏掉的几率可是大大下降了
好了,写了这么多,整了这么多图,做了全网暂时第一的拆机,测试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功能,总的感觉不错,比起群辉等肯定会便宜不少,好像是1K~2K之间吧,如果真的是这个价格那绝对是NAS中最亲民的。
现在这个系统还是有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
1。下载功能文中有提到,暂时还不是很完美,期待后期内置迅雷下载引擎。
2。 Mac的备份功能还有些BUG,我这里无法连接。
3。照片的上传和相册分类不够灵活,对于已经分类好的照片不能直接添加到极空间的相册,只能是全部上传,然后手动勾选分类到新建的相册。
4。网页端文件上传过程中,关闭网页,再打开网页看不到关闭网页之前进行中的任务。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本文中我所展示的功能仅代表我这台工程限量版机型,后面如果发布开售正式版可能会和我这个有些不同,普通用户正式购买到的以最终机型为准,所以本文仅供参考。
{:5_119:}什么叫专业!这就是专业{:5_149:} {:4_97:}我看完了,就直接就把专业打在公屏上了{:5_114:} 可以可以{:4_9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