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便民服务
  • 关注我们
  • 社区新手

[谈天说地] (转载)盘点各路英豪的是非成败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DOSPY论坛-诺亚方舟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篇 各路英豪的事迹和简评

  1.范蠡的处世哲学

  中国历史的长河浩瀚多彩,长达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更是一个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百家争鸣。兵家名将也不乏伍子胥、白起、李牧、廉颇、王翦等士,而政客中管仲、晏婴、蔺相如、李悝、商鞅等也都政绩卓著。
  在这些闪烁的群星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改走从商之路,从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生,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这个人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商圣的范蠡。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官即至卿相,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
  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但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学习的。

  1.少年立志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
  范蠡青年时,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的人,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有时语出惊人,使人目瞪口呆,因此,和他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其实他有时是不屑与某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思考的更深刻与透彻,别人没法理解而已。无论从商还是从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
  范蠡的老师叫计然,而计然的老师,据说是老子。所以范蠡精通道家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

  2.辅佐越王
  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后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范蠡更自愿随勾践去战胜国吴国为奴。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让吴王赞许又羡慕。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对勾践,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在现代社会中,像范蠡那样笃信诺言,处顺境不骄,于逆境不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这不是愚忠,范蠡的这种品德,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人。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例行者,想来不会有很多。儒、道相济的思维哲学,儒家的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一直沿袭至今。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虚静无为,道家思想者中很少有人从政,范蠡算是一个特例。
  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的胸怀,其兼具儒、道两家之长,更广纳百家之思,又不囿于其中,跳出百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的治国统军之法,使范蠡之思、之行,坚时如磐石,韧时似皮革,而柔时又似湍流入溪,无影无形。 
  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此时的越国处于百废待兴,国内饥荒不断,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外部吴国时时监控打压越国,四周又有其它诸侯虎视。此时范蠡真正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与管理才能。
  范蠡与文种规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九术"等兴国灭吴的策略规划。越国作为战败国,是不允许有国防的,包括不能建城墙、不能组建军队、不能打造武器等。范蠡想出一些妥协的办法:建造只有三面的城墙,面对吴国的一侧不建设城墙;不让组建军队就秘密组建“民兵";不让打造武器,就把炼造场所搬到深山中,与外界隔绝。
  勾践回国后,转年就要攻打吴国雪耻,被范蠡拦住,范蠡认为:现在天时、地利、人事,条件都不成熟。7年后,勾践再次提出罚吴,依然被范蠡拦下,因为还缺少天时。10年后,吴国与晋国争霸,吴国空虚,此时范蠡找到勾践,告诉勾践:天时、地利、人事都已齐备,可以出兵了。
  出兵后,越军一举攻破吴国国都姑苏,吴王回兵后向越国讲和,范蠡清醒的看出,此时吴国的精兵良将都被夫差带在身边,并没有伤到元气。于是,双方讲和,越国退兵,待到10年后,吴国外患不断,国内又遭遇罕见天灾,越国乘机发倾国之兵,彻底覆灭了吴国。
  进退自如,勾践与范蠡的胜利也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的胜利。

  3.功遂身退
  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仅于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了局势:现在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经灭亡,其他诸侯国不是离的比较远,就是周围的小国实力很弱,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
  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太平,这个时候本来功高盖主就是很危险的,容易让君王感觉受到威胁,加之多年的相处,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自己官居极品,树大必然招风。范蠡清醒的认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但是几天后,范蠡携妻儿悄然离去。
  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留给文种 ,信中陈述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劝文种也马上离开,可惜文种在高官厚禄面前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不久被勾践无故杀死。
  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静,目光是否敏锐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己,晓厉害,知进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转载)项羽
下一篇:哈利波特联名定制!Redmi Note12 Turbo全球首发第二代骁龙7+芯片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